提升体验的设计
由 Ghostzhang 发表于
说了好几年的用户体验,也做了好几年的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发展至今,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UX)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
也知道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如 http://goodui.org (翻译版),又如『一致性原则』等。
但我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从网上能看到很多日本的产品设计,比如原研哉的作品,会由心的觉得很赞,特别是在对使用者的使用体验细节上。不过是不是只是一些放在展厅里的作品呢?前段时间去了冲绳旅游,虽然并没有去到日本本岛,但在冲绳已经能感受到日本对人的关注。
比如经常在电梯到层后犹豫着是不是到了我要去的楼层,也许你会说电梯里不是有显示屏吗,有些电梯也会有语音提示。有问题,也有解决方案,也执行了,大家也认可了,但是为什么还是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当我去到冲绳的酒店后我看到了这个的场景:
电梯的楼层提示是在门上的,当时我就有一种『就应该这样』的感触,虽然豪无技术含量,但却真正体现了对人的关注。
同样的例子还表现在餐纸上,冲绳餐馆的纸巾都不是整齐对折的,一开始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然后当我要去取的时候,我就懂了:
可能你也注意到了,当取纸巾的时候,你的手是不会接触到另一张纸的,也就是说这样更加的卫生。 一个零成本,无技术含量却让人由心觉得赞的创意。为什么我们没想到呢?
之后在香港一家日本餐厅吃饭,发现那家餐厅的纸巾也是不对齐的,本想要赞一下的,可惜他是这样折的:
可以看到店家学到了纸巾的不对齐折,却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折,结果就出来了这样一个『然并卵』的设计。为什么学了却做不好呢?
无意间听了周海宏教授的《走进音乐的世界》,主要内容是讲如何欣赏音乐,在最后的部分(115分钟开始),他提到了另一个话题——感性素质对个人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周教授举了不少的例子,用互联网的话说就是『用户体验』,最有感触的一句话是:
不重视,所以视而不见
周海宏教授在中欧回答音乐教育问题中提到: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学琴?我的想法是:通过学琴热爱音乐,通过音乐热爱艺术,通过艺术热爱生活,通过生活体验幸福。
突然有点开悟,行为都只是一个过程,目标是感悟生活、感受幸福。我们目前最缺的是『感性素质』,缺少对『人』的关注。好的『用户体验』不仅仅只是赢得用户的手段,还是影响用户对『美』、对『生活』的关注,提升『感受幸福』的渠道。
我们所从事的互联网行业,相比传统线下的行业有着传播快、用户量大等特点,能接触和影响更多的人。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做为传播者,有着更大的责任,提升大众审美能力。
重视美的追求和对自己审美能力的培养,也许是我接下来努力的方向,虽然不一定能做成些什么,但真的应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