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乡重夫谈丰田生产方式》后感
由 Ghostzhang 发表于
看了《新乡重夫谈丰田生产方式》后的一些思考,感觉对之前的一些设计理论、方法是有误解的。
首先,丰田当时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丰田即要高质量又要省成本。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因战争而不得不断念的丰田喜一郎把自己的梦想托付给了时任丰田专职董事的丰田英二,希望他能在3年内追上美国。
但是,当时美国汽车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已超过日本8倍,同时因为战败,丰田正面临着材料及资金严重短缺的困难。
丰田英二和时任机械厂工场长的大野耐一认为,要和欧美的高效生产设备比高低,就必须将自働化的思想渗透到制造工序的每个细微之处,从而提高员工劳动的附加价值,创出高效益。
在这样背景下出现的工具、理论、方法都会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同样也会有相应时代背景的局限性(或者说应用场景)。
其次,像看板的使用场景,是有一个前置的原因的,就是丰田推行的JIT(Just In Time)、后工序拉动等,通过看板让各环节能了解自己需要生产多少的工件。而我们现在使用看板,更多是当成一个任务状态管理工具,除了更直观之外(数量多了之后其实也不直观),并没有本质的改善。我就奇怪为什么这样被很多人推荐的工具实际应用时却并不是那么回事。
还有就是新乡重夫提到的SMED(快速换模)什么是SMED(快速换模)以及如何在您的工厂实施,看起来就是互联网公司常说的『高内聚、低耦合』。
防呆设计也是类似的,网络上的搜索结果都是字面上的理解:
防呆设计的定义:是一种预防矫正的行为约束手段,运用避免产生错误的限制方法,让操作者不需要花费注意力、也不需要经验与专业知识即可直接无误地完成正确的操作。 在工业设计上,为了避免使用者的操作失误造成机器或人身伤害,(包括无意识的动作或下意识的误动作或不小心的肢体动作),会有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况来做预防措施,称为防呆。
——《设计心理学 | 设计中的防呆设计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防呆(日语:ポカヨケ poka-yoke,英语:Fool-proofing)是由新乡重夫(Shigeo Shingo)提出的工业生产方式,并随着工业品质管理的推展传播至全世界。在工业设计中,为了避免使用者的操作失误造成机器或人身伤害,会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况来做预防措施,被称为防呆设计。
但从丰田的背景来说,下面这个解释更符合:
防呆法的作用 在作业过程中,作业者不时会因疏漏或遗忘而发生作业失误,由此所致的问题所占的比例很大,如果能够用防呆法防止此类失误的发生,则质量水平和作业效率必会大幅提高。
——《什么是“防呆设计”?应该遵循什么原则?|防错|自动化_网易订阅》
防呆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工人的组装效率,降低不良率。防止用户出错其实是副产品(是过程不是目的)。这与我对防呆设计的认知是有出入的。
最后,关于『防呆设计』这个名称。
防錯法,日文為 Poka-Yoke,英文為 mistake-proofing,目的是使錯誤發生的機會減至最低程度,進而使任何的錯誤絕不會再發生。台灣管理界大多稱之為防呆法或愚巧法 (fool-proofing),是舊的稱法,日文為 Baka-Yoke。
防錯法的創始者為鄉新重夫 (Shigeo Shingo),1909 年出生日本佐賀市 (Saga city)。 1930 年新鄉先生從 Yamanashi Technical College 機械工程系畢業,到當時的日本軍需省 (Ministry of Munitions) 服務官拜陸軍步兵少尉,分派到台灣鐵路管理局台北鐵道工廠(台北機廠)擔任鑄造技手,工作期間學習及推動科學管理系統,以期降低作業成本。1943 年回日本後在橫濱 Amano Manufacturing Plant 擔任製造主管。1945 年退伍,進入日本能率協會 (JMA) 擔任顧問工作,開始豐田生產系統的推動。
1960 年代新鄉先生在日本推動防錯法時稱之為防呆法,Bata-Yoke (Baka-Yoke),英文為 fool proofing,意思是連愚笨的人也不會做錯事的設計方法,因此中文又稱為愚巧法,後來新鄉先生將之正名為 Poka-Yoke,英文為 Mistake-Proofing,中文為防錯法,表現出新鄉先生尊重人性的性格。
這段故事陳述在新鄉重夫《零品質控制:根源檢驗與防錯系統》 (1986) 一書中:
『防錯其實和防呆的原理差不多,防呆主要是用來保證操作的安全。剛開始,我使用了「防呆」這一稱呼。大概在 1963 年,當時 Arakawa 車體公司使用了一種「防呆」裝置,防止員工因為分不清一個座椅零部件的左右,而將該部件點焊的方向弄反。當一個部門主管告訴員工採用這個防呆裝置的原因時,一位兼職的女性員工哭得驚天動地,她說:「我真的呆成這樣了嗎?」第二天她待在家裡拒絕上班,這位主管便去看望她。向她千方百計地解釋:「這並不是說你笨,我們使用這個裝置是因為人們都會犯無意識的錯誤。」還好,最後終於說服了她。 聽完這個故事後,我才意識到「防呆」這個稱呼不是很好,過於貶義。但是取什麼名字好呢?苦思良久,我決定給將防呆裝置更名為防差錯裝置,因為它們的作用是防止出現任何人都有可能無意識犯的錯誤。』
後來新鄉先生在《豐田生產方式探究》一書的英文版中,使用了從日語中音譯過去的 poka-yoke 一詞(在日語裡,yoke 指防止,poka 則指錯誤)。該詞又被法語、瑞典語、義大利語等各個版本所引用,到現在poka-yoke 已為全世界所熟悉。
像早前某大厂一直在说的『像小白一样思考』、『把用户当小白/傻瓜』之类的观点,多少有点类似的情况,容易被理解为对用户的不尊重(虽然话糙理不糙)。
果然,二手信息有很大概率是会被作者主观影响的,有可能还是得去看原版。保持独立思考!
更多阅读